儿子跟我立了一个约定:等他月考结束后,希望我把这首《克罗帝亚狂想曲》学弹完整。
我的头一下子就大了起来------我会弹琴没错,可我这三脚猫的钢琴功夫,驾驭得了这种八级曲目吗?
然而为了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我还是硬着头皮接了下来。毕竟,属于我曾经的梦想里,也有那么一个黑白相间的瞬间······
我是读幼师时才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接触到“钢琴”。所谓“钢琴”,其实是一些又破又旧的老式脚踏风琴。可这些破旧的脚踏风琴对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讲,并不是简单的“哆-来-咪-发”那么简单,而是一种艺术,一种信仰!所以关于琴的学习,我们都是卯足劲儿拼命练习。遗憾的是,那时候琴房的琴不但破旧,还总是“僧多粥少”。为了抢到一架能发出声音的脚踏风琴,我们总是一下课就跑到琴房,有时甚至连饭都来不及吃。君是我的同学,也是一个努力的孩子。一次闲聊时无意翻开她的抽屉才发现,在她的抽屉里,完完整整地收藏着一副“琴键”!这副“琴键”,是君用纸板一格一格模仿钢琴黑白相间的样子画出来的······我刹时呆住了--------原来我一直以为的“努力”就是拼命地抢琴,却不知道还有一种“努力”,就是抢不到琴后,该如何自己练习!
是的,在抢不到琴的时候,君就是在桌子上,对着自己画的“钢琴”默默练习······
那天,我们谈了很久,谈青春,谈梦想,谈人生,当然,还谈愿望:如果能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该有多好啊!
幼师二年级的时候,同学敏代表学校参加省钢琴比赛。钢琴是什么?其实对于我们穷学生来讲,我们能见到的钢琴,就是声乐课时声乐老师练声时弹的那架,我们根本就没机会去试一试。但是,敏家有。据说,敏家的那架钢琴,比学校的这架还值钱,而敏的童年,一直就在黑白相间的旋律间度过······那段时间同学的心里都是酸溜溜的,我们第一次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羡慕嫉妒”,也第一次告诉自己-------这辈子不管怎样,一定要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哪怕韶华已逝,哪怕暮色垂垂,我们也要坐在自己的钢琴前,手起指落,弹奏的,都是属于自己的优雅······
这个梦,伴随我们走了很久很久,直到我们毕业了,直到我们工作了,直到我们结婚了,我们依然没实现······
人,是现实的,而钢琴,毕竟奢侈!九十年代初,我们领着两百多块钱的工资,灰溜溜地生活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关于钢琴,关于梦想,也只有在提起电话跟君长聊时当个笑话一聊而过······我不知道是现实磨灭了我们的梦想,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为了梦想而努力,或者说柴米油盐的日子里根本就不需要“钢琴”这个东西,我们越来越现实,越来越颓废,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简单······只是偶尔也会想起敏,想起她家那架我一直没摸过的钢琴。据说敏毕业后就直接去了厦门进行钢琴专业的深造,我不知道毕业后的这二十几年来,她的生活里,是不是依然有钢琴相伴······
儿子十岁那年,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三十八的生日。据说这年的生日是农历与新历重逢的一天,一辈子也仅有几次······我突然想“很隆重”地为自己庆祝一下生日,而这“隆重”的生日礼物里,就是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
是的,是钢琴!我青葱岁月的梦想,属于我人生的一个愿望!
也就在手起指落间回到了年少的瞬间,那黑白相间的旋律飞扬着一个年代的苦乐,那起伏跌宕的瞬间蕴藏着一个少女的期待与梦想······我笑着弹着,我弹着笑着,原来梦想的实现,就是这么令人心满意足,喜笑颜开。
然而这份快乐也很快被生活的琐事淹没了。渐渐地,我在钢琴上放上了第一盆兰花,接下来再放上一个书架,再一个笔筒,再一个······终于,我的钢琴,成了我家最昂贵的“杂物架”
我都忘记自己多久没去弹琴了。偶尔整理琴盖时我都会笑我自己:如此执着的追求,算不算一种“矫情”呢?
也许,算是吧!
日子就在这无所追求的时光里悄然流逝。直到儿子把《克罗帝亚狂想曲》交给我时,我都觉得是一种恍惚。“妈妈,别忘记了,这也是你曾经的梦想!”儿子说。我打开琴盖摸着这黑白相间的琴键,感慨莫名而生。是啊,到底是生活的繁琐淹没了自己的梦想,还是曾经的自己根本就不够努力,我真的不知道。而关于钢琴的那个梦,似乎也成了遥远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