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平和,平和上车······”
“程溪,程溪,程溪马上就要开了······”
遥远的回忆在梦中响起,记忆中的吆喝声熟悉而亲切,那是成长的经历,也是人生的瑰宝。16岁那年的暑假,因为母亲的一个决定,我面临着掇学的危险,也于是,人生中的第一次“打工”,在那个炎炎盛夏拉开帷幕······
去“裕发车站”当售票员是我的第一份工作。那时候,公交车系统还没像现在这么完整,除了“闽运”是国有运输行业外,其它来往的车辆都是私人承包。 “裕发车站”在漳州女排训练基地旁边,小小的停车场停满了来自漳州八县两市的私人公交车,吵杂的喇叭声充刺着整个车场:“平和,平和,平和上车”,“程溪程溪,程溪马上就要开了……”我坐在“裕发”小小的铁皮屋里看着每天的人来我往,车还是昨天的车,人,却不再是昨天的人了·····
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小小的铁皮屋像个大蒸笼,炽烤着坐在里面的我们。一台小小的风扇摇啊摇的,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铁皮屋里两个售票员,一个车辆调度员,以及来往班车的司机,跟车员,每天,我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那个40开外的车辆调度员总是摇着头对我说:“小姑娘,快回去读书吧,做这个,没前途的······”我笑了笑,心,却早被泪水浸湿了······
我也想读书啊,可母亲说,村里的女娃都出来打工了,高中就别读了······
每天坐第一班车赶到车站,开始一天的打工生涯。那时候车票一张两块五,一手交钱一手给票,无聊,却得小心翼翼,因为每损失的一分钱,都得我们自己掏腰包补上。正是经济膨胀的九十年代初,面值50元刚刚流通,对一个平时都没什么机会接触到钱的我来说,最怕的是乘客拿着50面值买一张票,因为,找钱的速度直接影响后面乘客的态度,以及准点赶车的时速·····我倾注了十二分的注意。值得骄傲的是,整个打工生涯,我没损失到一分钱,而同窗那个据说有几年售票经验的姐姐,几乎每星期都会出错。或许,这也是一种“态度”?
“裕发车站”不负责一日三餐,午餐,都是母亲把煮好的饭菜放在小提篮里,寄中午的班车过来给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得非常快,然而却不敢也舍不得出去买东西吃,只能不停地喝水。年长的调度员经常把家里的零食带来给我,女孩的羞涩我总是推辞,调度员于是说:“快帮忙,这么热的天气很容易坏的,扔了可惜!!”小口小口地吃着,心,却暖暖的。
第一次吃漳州的“咸豆花”,却是在一次没等到午餐的时候。母亲总是很准时地把午饭寄车过来,那天已经超过饭点了,母亲的饭还没到,我肚子饿得 “咕咕”直叫。“去外面买点东西吃吧,再撑下去你会饿死!”几次等不到饭,那年长的调度员对我说。于是我第一次走出铁皮屋,走出车站外!车站外的小吃真的很多,什么菠萝串,咸鸭梨,咸豆花,打卤面等等,看得我肚子咕噜直叫。最后选了最便宜的一碗一块钱的“咸豆花”。其实我早就知道“咸豆花”是漳州的名小吃,却一直舍不得吃。看着那奶白奶白的豆花上漂着淡黄的咸萝卜与葱花,我的肚子更像打了鼓似的“咕咕”直叫。于是大口大口地吃开来,那味儿,至今留香!
这是我打工生涯里唯一的一次吃咸豆花!
那天的午餐,始终没来!
晚上回家我才知道,那天正值农历七月十五,闽南特有的“鬼节”,母亲忙着所以捎饭也晚了,等姐姐急急忙忙赶到车站,看到有车过来以为是“裕发”车的车,便把饭菜递了过去。于是,我的午饭,连同那个装饭的小篮子就这样丢了……
时间就这样悄然而逝,很快,新学期又要开始了。在姐姐的努力下,母亲终于同意我继续去读书。当我开心地跟车站里的同伴们告别时,那年长的调度员对我说:“小姑娘,好好读书吧,你一定要相信,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我的泪, 潸然而下……
我回到了心爱的学校。当我坐在宽敞的教室里看着那些跟我一样大的孩子们无所烦恼地笑着闹着,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一下子成熟起来!
记忆是人生的瑰宝,它储藏着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并把它装订成册,自动保存。直到有天你突然想起,记忆就像激活的黑白电影,在你脑中循环播放并主动粉饰你的各种感情,或留恋不舍,或感怀满腔……记忆中的故事,是你曾经走过的瞬间……
感恩16岁走过的路,感恩那年的车,那年的人,那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