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登陆南极中国长城站
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南极科考站。中国南极洲考察队于1985年2月首次在这里登陆,并建立了长城站。不是每个到达南极的国人都有机会登陆长城站的,要由天气等多种因素决定。乘冲锋艇上岸后,许多人排着长队在明信片上盖长城站的章。看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作为普通公民,能亲临国家南极科考站点参观,颇感自豪。我们团队持国旗照了集体像,太开心了。每组游客在规定时间,规定路线参观,不能久留。现在我国在南极建有4个科考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三、登陆尼尔森岛
在这里登高远望,观赏雪山冰川和蓝天下美丽的海湾。我们在山顶看到唯一的植物,似花似草?植物学家说是苔藓类,十多年才长那么一点。探险队员划出界线,不许游客碰到它们。海湾旁边有几只海狗在晒太阳,时而吵架,时而翻滾,十分有趣。下山返程时,发现一只离群的小帽带企鹅(故名思意:头戴黑帽,颈上有一黑带)在海边孤独而行,最终游向大海,找它的伙伴去了。
四、登陆库沃维尔岛
库沃维尔岛上住着近一万只巴布亚企鹅(即白眉企鹅),岛周围海域有许多鲸鱼出没。似乎这次登陆才是想象中的南极大陆,银装素裹,厚厚的积雪,广阔的冰川,成千上万的企鹅。在雪地上如此近距离地观赏憨憨的、一摇一摆的小企鹅,好开心啊。探险队员用雪糕筒摆好路线,游客只能沿着规定的线路行走,不能惊动企鹅,也不能近距离与企鹅合影。企鹅一点不怕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大摇大摆的穿行,或者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在雪地中的企鹅通道,有探险队员把守,等到一定人数才让快速通过,不能停留其间照相,有企鹅通过时,游客更是要停步避让。
五、天堂湾丹科岛登陆
阿根廷在南极西海岸的丹科岛建立了布朗科考站,是为了纪念爱尔兰裔阿根廷海军奠基人威廉姆·布朗而命名。该站于1984年被精神分裂的驻站医生烧毁,后又重建,目前只有夏季短期有人员驻留。我们借道从布朗站登陆,雪很深,每个人都拿着登山杖登到山顶,俯瞰天堂湾,美不胜收啊!下山时探险队员同意我们从一定高度的雪地坐着滑下来,从没体验过的雪滑梯,甭说有多开心啦!
六、多利恩湾达摩依角登陆
下大雪啦,放眼望去,达摩依角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海湾附近有许多冰川奇观,雪地深处有红、蓝两间小屋,仿佛来到童话世界。这两屋是曾经的避险地,现已无人居住和管理,企鹅在蓝色小屋架空层处筑巢,游客不能靠近。参加雪山徒步的勇士,脚穿雪地防滑鞋,手持登山杖,一步一个脚印,艰难的走完全程。自费参加皮划艇项目的健儿,不惧风雪严寒,冒雪出海,勇敢挥桨前行,在南极冒雪玩皮划艇,多么刺激和兴奋啊,对他们表示由衷的羡慕和敬佩!
七、捕鲸者湾欺骗岛登陆
这是由黑色火山岩形成的小岛,南极活火山之一。在远古冰川时期,南极海底火山喷发,火山口塌陷,形成了这个天然港湾。这环形的火山岛只有一个非常狭窄且常年大风的入口,入口处如今宽200米。因此,邮轮只有100米宽的有效通行空间,这需要十分精准的定位。挪威船长非常棒,有丰富的经验,庞大的邮轮安全通过狭窄入口,右舷方向就是我们登陆的捕鲸者湾欺骗岛。这里在19世纪初曾经是捕鲸船的鲸鱼加工厂,海滩上留有加工厂的遗迹和鲸鱼的骸骨。这里还有一个因1967年火山喷发而被废弃的科考站,也算是历史遗迹之一吧。
为什么称该岛为欺骗岛呢?因为船驶到这里,在外看以为是一个火山岩形成的实岛,曾经欺骗了许多来南极考察的船和勇士。直到有一天捕鲸者发现了这狭窄的入口,驶入后才惊喜看到另一番水域,是一个大大的平静海湾,他们在这里捕杀鲸鱼,筑建了鲸鱼加工厂。这就是捕鲸者湾和欺骗岛名称的由来。
今天是南极行程的最后一天登陆,返船前,探险队员在捕鲸者湾海域安排了游客勇敢者下海游泳项目。当时温度0℃左右,还下着雨,仍然陆续有游客身着泳衣冲向海中,其中还有一个8岁小朋友!我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脱下外套,不顾一切投入了南极海的怀抱!从未冬泳过的我,留下了在南极海冰点游泳的珍贵瞬间。邮轮官方给每个下海游泳的勇敢者颁发了有挪威船长签名的证书,多么激动,多么难忘的回忆,永久的纪念!
结束了在南极六天的行程,邮轮返航。我带着所拍动物照片请教专家,辨认它们的名称。其中有:阿得利(白眼圈)企鹅、巴布亚(白眉)企鹅、帽带(纹颊)企鹅;花斑鹱鸟、蓝眼鸬鹚;黑背鸥、贼鸥(专吃小企鹅和企鹅蛋,全身灰褐色)、座头鲸、南极海狗等。企鹅属于鸟类,孵化动物。
在南极海域巡游观光及六天登陆,每天的体验都有不同感受与惊喜。看着近400名游客返航时在邮轮顶层甲板上的大合照,感慨万千,我们来自全国各地,为着共同的梦想目标,相聚在南极,没有哪个国家同时有这么多人包船前往南极旅行观光,作为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圆梦南极,终身难忘!